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令第53號
《動物病原微生物分類名錄》業(yè)經(jīng)2005年5月13日農(nóng)業(yè)部第1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杜 青 林
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動物病原微生物分類名錄
根據(jù)《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的規(guī)定,,對動物病原微生物分類如下:
一,、一類動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豬水泡病病毒,、非洲豬瘟病毒,、非洲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芻獸疫病毒,、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絲狀支原體,、牛海綿狀腦病病原、癢病病原,。
二,、二類動物病原微生物
豬瘟病毒、雞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綿羊痘/山羊痘病毒、藍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炭疽芽孢桿菌、布氏桿菌,。
三、三類動物病原微生物
多種動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偽狂犬病病毒,、破傷風梭菌、氣腫疽梭菌,、結(jié)核分支桿菌,、副結(jié)核分支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巴氏桿菌、致病性鏈球菌,、李氏桿菌,、產(chǎn)氣莢膜梭菌、嗜水氣單胞菌,、肉毒梭狀芽孢桿菌,、腐敗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鸚鵡熱衣原體,、放線菌,、鉤端螺旋體。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惡性卡他熱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熱病毒、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牛病毒腹瀉/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彎曲桿菌,、日本血吸蟲。
綿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關節(jié)炎/腦脊髓炎病毒,、梅迪/維斯納病病毒,、傳染性膿皰皮炎病毒。
豬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腦炎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豬細小病毒、豬圓環(huán)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丹毒桿菌,、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豬嗜血桿菌,、豬肺炎支原體,、豬密螺旋體。
馬病病原微生物:馬傳染性貧血病毒,、馬動脈炎病毒,、馬病毒性流產(chǎn)病毒、馬鼻炎病毒,、鼻疽假單胞菌,、類鼻疽假單胞菌、假皮疽組織胞漿菌,、潰瘍性淋巴管炎假結(jié)核棒狀桿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鴨瘟病毒、鴨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鵝瘟病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雞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殖病病毒、雞傳染性貧血病毒,、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雞減蛋綜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雞病毒性關節(jié)炎病毒、禽傳染性腦脊髓炎病毒,、副雞嗜血桿菌,、雞毒支原體,、雞球蟲。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熱土拉桿菌,、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兔球蟲,。
水生動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馬蘇大麻哈魚病毒,、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錦鯉皰疹病毒、斑點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腦病和視網(wǎng)膜病毒,、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真鯛虹彩病毒,、白鱘虹彩病毒,、中腸腺壞死桿狀病毒、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毒,、核多角體桿狀病毒,、蝦產(chǎn)卵死亡綜合癥病毒、鱉鰓腺炎病毒,、Taura綜合癥病毒、對蝦白斑綜合癥病毒,、黃頭病病毒,、草魚出血病毒、鯉春病毒血癥病毒,、鮑球形病毒,、鮭魚傳染性貧血病毒。
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蟲腐臭病幼蟲桿菌,、歐洲幼蟲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堊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蟲,、跗腺螨,、雅氏大蜂螨。
其他動物病病原微生物: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狀病毒,、犬副流感病毒,、貓泛白細胞減少綜合癥病毒,、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水貂病毒性腸炎病毒,。
四,、四類動物病原微生物
是指危險性小、低致病力,、實驗室感染機會少的獸用生物制品,、疫苗生產(chǎn)用的各種弱毒病原微生物以及不屬于第一、二,、三類的各種低毒力的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