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日電(記者 范建) 我國今天全面啟動中德合作項目———推廣應用德系西門塔爾(弗萊維赫)乳肉兼用牛種遺傳物質與相關技術,,實施后將提高我國現存的13944.2萬頭牛的品質和產奶量。
記者從全國畜牧總站與德國寶牛育種中心在北京簽訂的項目實施方案中了解到,,良種化程度低是制約我國奶牛肉牛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我國奶牛平均單產僅4000公斤,與世界平均水平6000公斤,、發(fā)達國家8500公斤相比,差距明顯,;肉牛平均產肉量約134公斤,,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
德系西門塔爾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牛品種之一,,具有較高產奶和產肉性能,。中國農業(yè)部決定引進并推廣德系西門塔爾乳肉兼用牛及其相關技術,是為了加快品種改良步伐,。2007年7月,,兩國農業(yè)部簽署了《關于推廣應用德系西門塔爾(弗萊維赫)乳肉兼用牛種遺傳物質和相關技術的合作協(xié)議》,。
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全國畜牧總站負責組織實施區(qū)域改良試驗,;德國寶牛育種中心負責提供德系西門塔爾乳肉兼用牛優(yōu)質冷凍精液,,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項目專家負責規(guī)模牛場集中測試工作,。目前,,已選擇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山東,、河南,、新疆等7個省為項目實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