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豬市場也逐漸歸于平靜。
在新冠疫情及藍耳病疫情炒作之后,,CME瘦肉豬價格在75—85美分/磅區(qū)間振蕩了4個月,,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庫存消耗較快,另一方面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下游消費,,使得短期豬價難以走出振蕩區(qū)間,。中國生豬市場10月份供需錯配所引發(fā)的一輪上漲行情在12月份告一段落,市場再次進入到了供應寬松及需求旺季即將結束的炒作,。春節(jié)過后,,生豬價格大概率偏弱運行。
2022中國國內供給充裕,,進口量將呈下降趨勢
中國是傳統(tǒng)的養(yǎng)豬大國,,生豬存欄占全球比重超過一半,穩(wěn)居世界首位,。2018年中國生豬占比全球55.53%,,隨后受非洲豬瘟疫情沖擊,2019,、2020年存欄占比分別下降至49.17%,、44.68%。美國農業(yè)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豬肉產量為9787.5萬噸,,中國豬肉產量為4113萬噸,,占比總量的42%;全球豬肉進口量為1037萬噸,,中國進口量480萬噸,,占比46.29%。

圖表:月度豬肉進口量(單位:萬噸)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光大期貨研究所
在豬肉供給短缺年份,,豬肉進口成為滿足國民肉類消費需求的重要措施。2014年之前,,中國豬肉進口量僅占全球8%左右,。隨后,豬肉進口開始逐步增長,。尤其是2018年8月以來,,中國暴發(fā)非洲豬瘟疫情,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短缺,,豬價大漲,帶動豬肉進口激增,。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豬肉產量4113萬噸。這意味著,,豬肉進口量占比國內豬肉產量的比重已超過10%,。

圖表:不同國家進口凍肉到岸價格(元/公斤)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光大期貨研究所
中國豬肉進口主要來自于歐洲,、美洲等國家,。主要進口來源國分別為西班牙、巴西,、美國,、丹麥、荷蘭,、加拿大,。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中國進口豬肉(包括豬雜碎)442萬噸,。其中,西班牙99萬噸,,占22.40%,;巴西45萬噸,占10.18%;美國37萬噸,,占8.37%,。因此西班牙是中國豬肉進口第一大國。
隨著中國生豬產能的迅速恢復,,國內豬肉市場已呈現(xiàn)產大于需的狀態(tài),,隨著豬價的迅速回落,進口利潤優(yōu)勢逐漸收斂,。此外,2022年1月1日起,,豬肉產品關稅將從暫定稅率8%恢復至最惠國稅率12%,。及時的調整稅率有利于合理利用國際市場保障國內豬肉供應、穩(wěn)定豬價,。
春節(jié)期間豬價將保持穩(wěn)定,,節(jié)后關注產能去化節(jié)奏
元旦過后,國內生豬現(xiàn)貨價格快速下跌,,目前河南生豬現(xiàn)貨價格已經跌至14.5元/公斤下方,。由于冬至、元旦等關鍵節(jié)日對于豬肉需求消費刺激有限,,且近期新冠疫情屢屢暴發(fā),,社會消費預期悲觀,使得需求端可以炒作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10月中旬以來的上漲行情,,是在供給充裕背景下的需求炒作,當需求端回歸現(xiàn)實后,,豬價實在難以找到持續(xù)上漲的理由,。

圖表:5大上市豬企月度出欄量(單位:萬頭)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光大期貨研究所
近期期貨價格的走勢再次將焦點轉移到供給節(jié)奏之上,,12月份各大生豬養(yǎng)殖上市企業(yè)出欄量再次環(huán)比走高,,一部分公司出欄量已接近10月份的峰值,在完成年度出欄任務的基礎上,,預計春節(jié)后供應端的壓力將有所減弱,。11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6萬頭,環(huán)比下降1.2%,,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預計春節(jié)過后,生豬產能大概率回歸至正常水平,,因此近期生豬2203,、2205合約在現(xiàn)貨大幅下跌過程中,走勢相對堅挺,。此外由于冬季北方偶有生豬疫病爆發(fā),,也對春節(jié)后生豬價格形成一定影響,。

圖表:生豬日度屠宰量(單位:頭)數據來源:涌益咨詢,光大期貨研究所
近期生豬屠宰量連續(xù)多日維持高位,,反映出春節(jié)前生豬供給較為充裕,,養(yǎng)殖端雖有壓欄挺價動作,但在供大于需的情況下,,收效甚微,,因此預計豬價在春節(jié)期間上漲幅度有限,但是在養(yǎng)殖成本線下,,豬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亦十分有限,。上半年影響豬價走勢的因素主要有:新冠疫情對于下游消費的影響、生豬產能去化的速度以及飼料價格對于養(yǎng)殖成本的影響,。當前多空形勢較為模糊,,建議投資者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