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腐蹄病主要發(fā)生在圈舍潮濕不潔、泥濘不堪,、排水不利和運動場窄小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中,飼喂奶牛的飼料種類較為單一,、管理較為粗放也會引起該病的發(fā)生。奶牛蹄趾長期浸泡在糞尿和泥水中,,會導致奶牛蹄質彈性降低,,引起皸裂和發(fā)炎,繼而感染化膿菌和壞死桿菌等細菌,,形成奶牛腐蹄病,。病牛趾間潮紅腫脹,不敢著地,,形成支跛,。腐蹄病會導致奶牛喜臥不愿行走,致使采食量下降,,逐漸消瘦,,影響生產(chǎn)性能。另外,,奶牛前后肢敢提不敢踏是蹄病,敢踏不敢提是關節(jié)病,,要注意區(qū)分,。
治療該病首先要及時清除圈舍內的糞尿污水,避免污水浸泡奶牛蹄部,,保持牛床干燥和奶牛蹄冠干凈,。同時在圈舍內部撒草木灰粉,尤其是進出的牧道要厚撒,。草木灰中含有火堿,,對細菌有很強的滅殺作用,能夠收斂傷口,,對奶牛腐蹄病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其次,可使用硫酸銅溶液浸泡染病奶牛蹄趾,,方法是修剪染病奶牛蹄趾,,除去膿汁及壞死組織,用10%硫酸銅溶液浸泡5~10分鐘,連用5天,,必要時同時肌注抗生素,。銅離子能夠促進毛皮的生長和形成,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溶血療法,。在奶牛頸靜脈處無菌采血10mL,用30mL注射用水稀釋血液,,再加入1%的普魯卡因溶液5mL進行充分混合,,在奶牛患蹄周圍分4~5點注射,。用奶牛自身血液注射患部能夠刺激機體,,使局部的白細胞數(shù)量增多,產(chǎn)生特異性脫敏效果,,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使炎癥消失,疼痛減弱,,加速蹄部受損組織的修復和愈合,,是一種非特異性刺激療法。
奶牛腐蹄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預防重點在于加強奶牛的飼養(yǎng)管理,。要適度地對奶牛進行放牧牽蹓運動,促進奶牛蹄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奶牛蹄部的抗病力,。要定期對奶牛進行修蹄,還應建立蹄浴池,,對奶牛腐蹄病要早發(fā)現(xiàn),、勤治療。
(張斌 新疆和靜縣22團獸醫(y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