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奶業(yè)生產與貿易發(fā)展
2018年,,全球牛奶生產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原料奶產量約為8.27億t,,較2017年增長2%,,主要增產貢獻仍為亞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奶業(yè)市場報告數據,,2018年1—11月全球乳品價格指數為195,,較2017年下跌3.6%,。從月度運行來看,全球乳品價格先漲后跌,。
按照原料奶計算,,預計2018年全球乳品貿易量為7450萬t,,較2017年增長2.5%。具體來看:
①在全球全脂奶粉出口中,,中國是新西蘭全脂奶粉出口的單一最大市場,,亞洲斯里蘭卡、泰國等進口快速增長,,巴西,、俄羅斯進口大幅下降;
②全球脫脂奶粉價格維持低位,,主要進口國如阿爾及利亞,、墨西哥紛紛擴大進口。2018年1—10月美國脫脂奶粉產量增加6%,,出口量增加25%,,但對華出口下降34%。其他脫脂奶粉主要出口國如加拿大,、新西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③全球黃油需求依舊旺盛,價格維持高位,,2018年歐盟,、美國、新西蘭繼續(xù)增產,。
④全球奶酪貿易量繼續(xù)增長,,受需求因素制約,市場擴張將會放緩,。
2 國內奶業(yè)生產與貿易概況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牛奶產量為3075萬t,較2017年增長1.2%,。過去10年,,中國泌乳牛存欄量下降,牛奶產量的維持基本依靠單產水平的提高,。根據農業(yè)農村部畜牧業(yè)司監(jiān)控,,2018年原料奶收購價為3.46元/kg,與2017年的3.48元/kg基本持平,。從鮮奶零售價運行來看,,2018年鮮奶零售價為10.6元/kg,與2017年的10.5元/kg基本持平,。
根據中國奶業(yè)貿易月報,,2018年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263.64萬t,同比增加6.70%,,進口額達10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進口干乳制品193.22萬t,,同比增加9.2%,,進口額達9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進口液態(tài)奶70.41萬t,,同比增加0.3%,進口額9.73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具體來看:
①全年進口奶粉80.14萬t,同比增加11.6%,,進口額達24.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新西蘭占73.3%,,歐盟占12.6%,。
②全年進口乳清55.72萬t,同比增加5.2%,,進口額達6.33億美元,,同比下降4.9%,其中美國占47%,,歐盟占38.2%,。
③全年進口包裝牛奶67.33萬t,同比增加0.9%,,進口額達9.13億美元,同比增長3.8%,,其中歐盟占51.1%,,新西蘭占34.6%,澳大利亞占12.0%,。
④全年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32.45萬t,,同比增加9.6%,進口額達47.69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其中歐盟占75.3%,新西蘭占16.2%,。中國乳品進口規(guī)模仍然在繼續(xù)擴大,。中國乳制品出口量很小,主要出口產品為廣東供應香港的鮮奶,。
3 國際奶業(yè)產業(yè)技術研發(fā)進展
3.1 繁殖與育種技術進展
●利用表觀遺傳學解釋遺傳與環(huán)境的互作
利用表觀遺傳學解釋一些遺傳力低,、易受環(huán)境影響的功能性狀的遺傳機制研究成為熱點,,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隱性乳房炎。Song等和He等從表觀遺傳的DNA甲基化,、組蛋白甲基化和miRNA3個方面研究,,發(fā)現其中NAT9、IL10,、JAK2基因與金葡菌隱性乳房炎抗性密切相關,,體外細胞水平試驗也對這些基因的功能進行了驗證,也為奶??菇鹌暇[性乳房炎育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表觀遺傳標記,。
●高效奶牛繁殖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各國奶牛繁殖技術的研究重點還是規(guī)模化奶牛場推廣優(yōu)化“同期排卵-定時輸精(Ovsynch-TAI)”技術,。自然發(fā)情法的21日妊娠率通常不足20%,,而采用Ovsynch程序,奶牛的21日妊娠率可達30%左右,。Motavalli等進行了Ovsynch-56,、CIDR+Ovsynch、Cosynch-56,、OS,、PMSG+double-Ovsynch-48等程序的效果比較,結果顯示,,使用CIDR+Ovsynch方案的情期受胎率(72.4%)遠高于其余幾種方案,,但其結果與國內部分研究并不完全相同。
3.2 飼料與營養(yǎng)技術進展
●碳水化合物營養(yǎng)
國外碳水化合物營養(yǎng)主要集中在日糧不同淀粉和纖維水平對奶牛生產性能,、牛奶成分等的影響,,同時也研究了非常規(guī)飼料對奶牛的飼喂效果。Mojahedi等研究發(fā)現,,相比破碎玉米+苜蓿飼糧,,采食糊化淀粉含量較高的蒸汽壓片玉米+苜蓿飼糧的犢牛日增重(ADG)顯著增加。Khosravi等發(fā)現,,添加25%(DM基礎)的高粱青貯能顯著提高奶??寡趸剑瑢ιa性能和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沒有不良影響,,因此高粱青貯可以完全替代玉米青貯飼喂泌乳奶牛,,為缺水、難以種植玉米的地區(qū)開發(fā)飼料資源提供理論依據,。
●蛋白質與氨基酸營養(yǎng)
蛋白質和氨基酸營養(yǎng)聚焦在生長代謝和乳腺發(fā)育上,。Xu等研究發(fā)現,妊娠期最后1個月補充蛋氨酸(Met)對產后前7周犢牛的生長率有積極作用,,新生犢牛肝臟中mTOR通路相關分子的磷酸化狀態(tài)受母體Met供應影響,。Silva等研究發(fā)現,,瘤胃非降解蛋白質(RUP)水平提高51%可明顯增加不同階段后備牛的體重、ADG,、飼料效率和氮沉積,。低蛋白日糧添加過瘤胃保護性蛋氨酸(RPMet)可改善營養(yǎng)代謝,提高氮和能量利用,。Seryl-tRNA合成酶刺激mTOR信號通路,,增強由必需氨基酸(EAA)刺激的細胞增殖,并促進奶牛乳腺上皮細胞中β-酪蛋白的產生,。
●脂肪營養(yǎng)
脂肪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為機體供能,。Schafers等研究發(fā)現,在妊娠晚期和泌乳早期奶牛的日糧中添加共軛亞油酸(CLA)可提高乳中trans-10,、cis-12CLA的含量,,可提高其牛乳能量,有利于奶牛產后的機體健康,。脂肪還有甲烷減排功能,,高淀粉或高脂日糧、星實櫚油和靜脈灌注脂質均可不同程度地減少甲烷排放,。
●奶牛營養(yǎng)與環(huán)境
提高氮磷轉化率,,降低甲烷等的減排是奶牛營養(yǎng)與環(huán)境方向的研究重點。飼喂含菜籽粕,、紅三葉青貯和高瘤胃降解蛋白(RDP)∶RUP比值的日糧均可提高奶牛氮利用效率,,降低氮排泄。日糧中添加香甜草,、硝酸鹽,、蠶豆、油脂,、鮮草,、莫能菌素、萬壽菊和波斯菊等添加劑可降低甲烷排放,。
●后備牛飼養(yǎng)
在犢牛飼養(yǎng)方面,Curtis等研究發(fā)現群養(yǎng)自由采食代乳粉組犢牛斷奶前生長速度,、體況評分,、患病風險高于單個限飼代乳粉犢牛,自由采食代乳粉組的青春期,、首次配種和首次妊娠時間提早2~3周,。
Quigley等研究發(fā)現,與常規(guī)0.66kgDM/d液態(tài)奶飼喂相比,,強飼優(yōu)勢在犢牛斷奶后消失,,主要原因與斷奶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顯著降低,、瘤胃發(fā)育滯后、斷奶后養(yǎng)分全腸道消化率偏低有關,。Dennis等研究發(fā)現,,延遲斷奶或階梯斷奶可促進犢牛斷奶前開食料采食和瘤胃發(fā)育。
3.3 奶牛常見病防控研究進展
●傳染性疾病
快速,、靈敏,、準確的疫病檢測方法一直是傳染性疾病方向的研究重點。Das等研究發(fā)現,,針對布魯氏菌屬IS711基因設計的聚合酶螺旋反應(PSR),,其敏感性是常規(guī)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100倍;Bhat等研究發(fā)現,,基于探針的實時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RT-LAMP)技術可用于快速檢測布魯氏,。
結核病的診斷主要還是以皮試、抗體伽馬干擾素釋放試__驗為主,,Liu等采用多重交叉位移擴增(MCDA)技術檢測結核分枝桿菌復合體的IS6110基因,,其開發(fā)的mb-mcda-hnb方法有望作為一種有效的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應用。Barrera等研制了以人腺病毒血清型5載體的針對12種不同口蹄疫病毒(FMDV)血清型/拓撲型的16種AdtFMD重組亞單價疫苗,,攻毒保護率為100%,,可應用于多血清型和多拓撲型的FMD
防治。
●常見普通病
在常見病診斷方面,,Sun等研究發(fā)現,,患有臨床酮病的奶牛中游離脂肪酸(NEFA)和β-羥基丁酸的血清濃度較高,并且具有臨床酮癥的奶牛產奶量和干物質攝入量較低,;然而,,與健康奶牛相比,具有臨床酮癥的奶牛的乳脂含量更高,。在常見病防治方面,,BorsSI等研究發(fā)現,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類似物治療卵泡囊腫的效果更好,,特別是無法鑒別是卵泡囊腫還是黃體囊腫的情況下,。Jae-Kwan等用前列腺素(PG)加l-肉堿和蛋氨酸處理奶牛可提高治療酮病的幾率,,提高產奶量,,同時不影響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及生殖性能。
下接:2018年奶牛產業(yè)技術發(fā)展報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