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孝
根據描述,產后即發(fā)生血乳可能存在的問題:(1)圍產期日糧結構中陽離子鈣,、鉀,、鈉等超出奶牛營養(yǎng)標準,造成奶牛腹部及乳房水腫,,乳腺組織滲透壓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易表現出血性現象-血乳,;(2)圍產期奶牛飼養(yǎng)密度過大,,競爭采食或臥床會增加頂撞等發(fā)生,易出現血乳,;(3)干奶時患隱性乳房炎的奶牛未經治療,,產后易出現乳房炎性質的血乳;(4)奶牛運動場或活動區(qū)內異物:磚塊,、石頭,、刮糞板、損壞的臥床欄,、糞塊(冬季)等都會對奶牛的乳房造成擠壓傷,,引起血乳。
建議采取的措施:(1)科學合理配置干奶牛,、圍產牛的日糧營養(yǎng),,減少水腫發(fā)生,從而降低血乳發(fā)生,;(2)改善奶牛舒適度,、飼養(yǎng)密度等,降低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乳房損傷,,從而降低血乳發(fā)生,;(3)科學干奶,減少有害微生物造成的乳房炎引起的血乳,。
吳心華
多數是忽然擠出大量初乳,,造成乳池內壓力降低,血管外壓力忽然降低,,血管內壓力相對增高,,致使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江蘇奶農:10日齡犢牛高燒且不停搖頭是什么問題,?
牧場最近有幾頭犢牛產后10天左右不停搖頭,,似腦神經問題,四肢挺直,,體溫39度,,無拉稀拉血,無脫水情況,,有劃船動作,,請問該如何處理?
杭 孝
根據描述,,犢牛發(fā)生神經性疾病,,可能存在的原因:(1)牧場奶牛感染了IBR,犢牛因母源感染易發(fā)生腦炎型IBR癥狀,,角弓反張,,嚴重者致死;(2)牧場奶牛感染了李氏桿菌?。ㄈ诵蠊不疾?利斯特氏菌),,表現為腦炎癥狀,致死率很高,。
建議:(1)采樣檢測犢牛及犢牛母親血清抗原,、抗體,確認感染類型,,對癥采取免疫措施,,如免疫IBR,從而達到控制目的,;(2)取病牛至學?;蚩蒲袉挝唬ㄟ^化驗或檢測病原微生物,,確診病原并制定相應措施預防和控制發(fā)?。唬?)發(fā)病犢牛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配合抗病毒,、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
吳心華
多數是毒素引起腦水腫,、腦缺血,缺乏葡萄糖引起神經反射異常,。沒有特效方法,。首先是對癥治療,,注射鎮(zhèn)靜藥物,比如氯丙嗪,,安定注射液,;其次是靜脈注射甘露醇250ml+地米10mg+速尿30ml,快速靜脈注射,;25%葡萄糖300ml+VB1 10ml靜脈注射,。糖鹽水200ml+氨芐青霉素2g,靜脈注射,。20%磺胺嘧啶鈉20ml,,分兩點肌肉注射。
內蒙奶農:請問斷奶犢牛頻發(fā)臌氣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導致的,?
目前斷奶犢牛飼喂顆粒,、壓片玉米和燕麥草。起初沒放壓片玉米,,最近半月才加了一點,。以前也有臌氣現象,基本上每天三四頭,,都是晚上開始臌氣,。請問這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導致的?
杭 孝
根據描述,,斷奶犢牛發(fā)生臌氣現象,,可能存在的原因:(1)犢牛哺乳期混群飼喂牛奶,互相吸吮形成瘤胃毛球,,斷奶后瘤胃內毛球不能排出,,易引起犢牛瘤胃臌氣;(2)犢牛顆粒料中含有抗生素或抑菌劑,,破壞瘤胃內微生物區(qū)系,,易引起犢牛瘤胃臌氣;(3)犢牛飼喂的顆粒料或壓片玉米發(fā)生霉變,,產生霉菌毒素,,破壞瘤胃微生物區(qū)系,易引起犢牛瘤胃臌氣,;(4)斷奶犢牛異嗜了環(huán)境中的雜物如沙土,、發(fā)霉墊草、塑料等,,易發(fā)生瘤胃臌氣,。
建議改進措施:(1)哺乳期犢牛采取單欄、犢牛島或自動飼喂系統飼喂牛奶,防止犢牛產生吸吮癖,,減少瘤胃毛球的發(fā)生,,減少臌氣發(fā)生;(2)杜絕飼喂發(fā)霉變質飼料或添加抗生素,、抑菌劑的飼料,,減少對瘤胃微生物的破壞問題,減少臌氣發(fā)生,;(3)加強環(huán)境管理和消毒,,減少異物對犢牛的影響。
吳心華
首先是犢牛出生后吮乳強度不夠,,吮乳時間太短,,過早讓犢牛自己舔食牛奶,犢牛食道溝反射形成不嚴密,;其次是犢牛料豆科蛋白過量或者膨化不夠,;三是飼料霉變;四是過量采食,,需要在晚上十點以后限制顆粒料采食量,。
山東奶農:請問血乳是怎么導致的,如何預防和治療,?
杭 孝
根據描述,,牧場出現血乳,可能存在的問題:(1)圍產期日糧結構中陽離子鈣,、鉀,、鈉等超出奶牛營養(yǎng)標準,造成奶牛腹部及乳房水腫,,乳腺組織滲透壓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易表現出血性現象-血乳,;(2)泌乳早期奶牛產奶量較高,,乳腺內血流量較大,二次擠奶或擠奶次數少的牧場,,奶牛起臥擠壓(壓傷),、后肢活動撞擊、互相頂撞(帶角牛)等都會引起乳房組織受損而出現血乳現象,;(3)牧場環(huán)境中存在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停乳鏈球菌等等有害微生物,,造成的乳房炎或隱性乳房炎也會表現血乳現象,;(4)奶牛運動場或活動區(qū)內異物磚塊,、石頭、刮糞板,、損壞的臥床欄,、糞塊(冬季)等都會對奶牛的乳房造成擠壓傷,引起血乳,。
建議:(1)通過疫苗或消毒控制或凈化奶牛環(huán)境中的有害微生物,減少高風險微生物造成的乳房炎或隱性乳房炎,,降低血乳發(fā)生,;(2)泌乳早期增加擠奶次數(4次或更多),降低乳房壓力,,減少血乳發(fā)生,;(3)改善奶牛活動環(huán)境及臥床舒適度,,減少因擠壓造成奶牛乳房傷害,;(4)降低飼養(yǎng)密度,調控圍產期奶牛營養(yǎng),,控制產前及產后水腫,,去角等,減少血乳的發(fā)生,。
治療方面:(1)發(fā)生擠壓傷(撞傷)時,,早期冷敷減少出血,配合使用止血敏控制出血,,達到治療目的,;(2)發(fā)生感染性血乳時,對癥使用抗生素和止血敏,,達到治療目的,。
吳心華
血乳是產后擠奶造成血管破裂、乳房被擠壓,、乳房水腫,、血管脆性增加、血凝異常,、缺乏硒,、缺乏維生素C、缺鈣等因素引起,。
治療:徹底擠出乳腺內血凝塊,;乳房內注射生理鹽水+腎上腺素10ml。肌肉注射安洛血,,止血敏,;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注射亞硝酸鈉維生素E30ml一次,。
